新闻中心
|
|
|
2017年澳大利亚肉牛产业发展报告-ag真人国际官网时间:2018-10-20 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 饲料营养价值评定岗位专家万发春团队
肉牛产业是澳大利亚最重要的农牧业产业之一,在国际出口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是世界上第二大牛肉出口国。我国是澳大利亚最重要的牛肉进口国之一,随着2015年中澳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澳大利亚政府自由贸易协定》的进一步落实,持续跟踪分析澳大利亚肉牛产业的发展情况,对于促进我国肉牛产业发展及提高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总体发展状况 2017年澳大利亚肉牛产业继续延续下滑趋势,但下降幅度比2016年略有缓和,其中牛肉产量略有增加,肉牛存栏量、出栏量、屠宰量小幅下降,牛肉出口和活牛出口均大幅下降。2017年全国肉牛存栏量、出栏量、屠宰量、牛肉出口和活牛出口量分别为2357.0万头、1234.2万头、1147.5万头、101.5万吨和82.8万头,与2016年相比分别下降8.33%、3.82%、1.84%、31.42%、24.08%;牛肉总产量214.9万吨,同比略微升高(1.13%)。 表1 澳大利亚肉牛产业总体情况
二、肉牛存栏情况 2017年澳大利亚牛的总存栏量为2617.6万头,其中昆士兰、新南威尔士、维多利亚、北领地、西澳、南澳和塔斯马尼亚的存栏量分别为1114.4万头、528.7万头、361.0万头、218.9万头、212.8万头、108.3万头和73.0万头,昆士兰、新南威尔士和维多利亚的肉牛存栏量仍居全国前三位,合计占全国的76%以上,其他地区养殖规模相对较小。从饲育场容量来看,也是以昆士兰、新南威尔士和维多利亚居多(表2)。与2016年相比,2017年澳大利亚饲育场存栏除维多利亚小幅下降8.65%外,其他地区和全国肉牛均小幅提高,其中南澳和西澳增幅较大(21.05%、29.03%)。 表2 澳大利亚饲育场存栏数量(万头)
从谷饲牛场的养殖规模上看(表3),谷饲牛养殖的集约化程度进一步增加提高,而且总饲养量显著增加,同比增长了15.54%,表明市场对谷饲牛肉的需求量大幅增加。大于10000头数量的养殖存栏数量较2016年增加了13万头,涨幅高达25.05%,而小型规模养殖场存栏数量显著降低,小于500头数量的养殖场其存栏量仅占到总饲养量的1.17%。 表3 澳大利亚不同规模牛场谷饲肉牛存栏数量(万头)
从全国各地谷饲肉牛饲养情况来看,谷饲肉牛主要分布在昆士兰和新南威尔士,与肉牛养殖的主要区域分布一致(表4)。各州存栏大于10000头的养殖场均较2016年显著提高,尤以南澳增幅最大(55.56%)。 表4 澳大利亚各地区谷饲牛养殖场存栏数量(万头)
三、肉牛屠宰情况 2017年澳大利亚肉牛屠宰总量为757.1万头,与2016年相比小幅下降25.8万头,下降幅度3.30%,其中成年牛屠宰率下降幅度较少,仅同比下降了1.78%,而小牛屠宰量下降幅度较大,同比下降了23.80%(表5)。在成年牛中,公牛和母牛屠宰量分别为390.4万头和325.5万头,与2016年相比公牛屠宰量增加了1.14%,而母牛屠宰量下降了5.08%。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澳大利亚前几年持续的干旱天气迫使许多肉牛养殖场对母牛进行淘汰和屠宰,而随着2016年以来气候的逐步好转,养殖场加大了母牛的留种数量,母牛群开始逐渐恢复,导致母牛屠宰量减少,而犊牛则由于滞后效应,以及谷饲育肥牛需求的增加导致更多的犊牛被用于育肥,从而造成屠宰量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预计随着基础母牛数量和整个牛群数量的提高,澳大利亚肉牛产业将迎来增长期。 表5 澳大利亚肉牛屠宰情况(万头)
从澳大利亚各地区来看,各地区的变化趋势与全国基本保持一致,昆士兰、新南威尔士和维多利亚依然是屠宰量排名前三的地区(表6)。其中,成年牛、小牛和母牛屠宰量的降低主要与维多利亚各类型牛的屠宰量下降有关,降幅分别达到5.33%、27.11%和8.24%,而公牛屠宰量的提高主要与新南威尔士有关,其公牛屠宰量涨幅达4.27%。 |